
深圳每年户籍新增人口


为什么深圳每年新增几十万人却总有人说深圳的人越来越少了?
远的就不说了,说近的。确实少了,去年我家城中村房子能租1100 今年 租不上1000 。而且很难租 还有很多空房。20年疫情前应该是顶峰,低端污染制造业深圳是完全看不到。
因为他们自己由于种种原因离开深圳,他们说,深圳不行了,人越来越少了。。
这样他自己离开深圳的行动,就变得合理,变得是客观原因导致,不是自己本身的原因。
我当年来深圳创业的时候,是2000年。那时候,我跟一个同学(他曾经在深圳干过三年)说起我要去深圳这个事情,他告诫我说,谁现在还去深圳啊?深圳已经不发展了,越来越衰败了。要去就去浦东吧,浦东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了。
我当时回复他,浦东是个海洋,深圳是个湖泊,对于我个人来说,都是无边无际的***宝藏,因为我只要一桶水,这辈子就开心极了,这一点来说,浦东和深圳都能给我的。
于是,我踏上了去深圳的火车。。。
深圳在搞产业升级,过去来深主要是制造业工人,现在来深主要是大学生与高新技术岗位职员,工人确实越来越少了,但职员越来越多了,站在不同位置会得出不同结论,这也很正常…
每年新增几十万人这只是指户籍在深的人吧,但户籍在深,并不表示人就一定在深。所以才会有这种人增多却看不到人的情况。事实上人是真的少了。我小孩同学,一家三口都是深户,现在却在云南发展,这种情况应该不在少数。很多人享受着深圳的一线城市社保,却过着十八线的田园慢生活。记得在九十年代末期,我在沙井打工,到处是一排排整齐的厂房,每天上下班高峰时,那真是人山人海,浩浩荡荡,黑压压的一片好不壮观!现在却再也看不到那个景象了。比较有印象的是沙井辉煌厂,新二成辉厂,德昌电机厂,万丰王氏厂,捷和百特厂,中日龙厂等等,这些在当时都是很不错的大厂,现在要么搬了,要么倒了,要么缩小了,热闹之情不复存在,人也自然流失了不少。相反,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热闹:马路变宽了,绿化变美了,超市变多了,山地变平了,楼房变高了,每一寸荒芜草地都被最大化地利用了……
记得15年10.1放***,深圳街头人山人海。今年再次来到深圳,呆了7个月了,人少了多了,观澜、平湖没什么人了,西乡、南山人稍微多点,平时(非早晚高峰)坐公交车,人数基本屈指可数。
深圳户籍人口2021总人数?
普查结果显示,深圳人口性别比有所提高。常住人口中,男性人口为966.52万人,占55.04%;女性人口为789.48万人,占44.96%。总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8.23上升为122.43。
从人口年龄分布上看,深圳人口红利继续保持。深圳常住人口中,0-14岁人口为265.34万人,占15.11%;15-59岁人口为1396.60万人,占79.53%;60岁及以上人口为94.07万人,占5.36%,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.52万人,占3.22%。
与2010年比,深圳人口比重呈“两头增加、中间减少”态势。但是,虽然深圳15-59岁的人口比重有所下降,却仍然比全国高16.18个百分点,比广东省高10.73个百分点,表明深圳人口依然“年轻”,还处于旺盛的“人口红利”期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ealthskincarebeauty.com/post/7691.html发布于 2024-03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