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深圳地铁对接惠州


深圳地铁真的会和惠州地铁接轨吗?
目前还没有,来来可能深圳地铁14号线将与惠州轨道6号线衔接,实现与大亚湾区之间的轨道交通。同时,未来还可从惠城区、惠东县出发,搭乘深惠城际东线、惠阳至惠东城际等线路经由惠州南站换乘,通过这段地铁前往深圳!
深圳地铁真的会和惠州地铁接轨吗?
路通财通。交通是城市互通的硬件设施,一直以来“深莞惠一小时生活圈”都在讨论,如今趁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利好,再次提及地铁规划也是情理之中。另外,被深圳高房价倒逼到惠州买房的群体只增不减,迫切需要两城交通有实质性的推进,应该说是大势所趋吧,只是时间问题。
目前来看,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段还只是一纸概念与规划。
一条地铁从需求→规划→勘察设计→送审报批到后期征地→施工及开通运行,往往周期漫长无比,短则5-6年,长则上10年都有。短短几十公里的地铁,光施工期都得好几年。
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段在这个前期概念形成的过程当中,恰好遇上了国家发改委发文限制不达标的城市上马地铁项目,而不巧惠州正好处在城区人口方面不达标。
根据2018年7月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》一文,其中提到: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,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,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。
根据今年4月深圳发改委副主任做客深圳电台时透露,深圳14号线惠州段尚未定音。说明从目前来看,惠州段地铁的概念应该是暂时是没戏了。
惠州地铁连通深圳,当然是件好事,方便深惠两地人民来往联系更紧密,但实际上惠州段在好几个硬性指标上是不达标的。
一、人口不达标
离规划中的14号线25公里以外的惠城区常住人口仅为120万,远远达不到300万的要求,处于延伸线规划中的惠阳区则人口更少,只有60万常住人口,加上旁边的大亚湾区共计才81万人口。
从2011年开始直到2017年末,用了7年的时间,惠城区、惠阳区与大亚湾三区常住人口共计增长6.7万。想要增长到常住人口300万,照这种速度得等到猴年马月。
运力不达标
按照文件要求,地铁开通运力得保证每日每公里有7000人次。规划中从深圳边界引出联络线到惠州南站10公里有吧?也就是得保证每日有7万人次的客流量。惠阳和大亚湾共计80万人,也就是每11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坐这条线。另外还得刨去边远地区的人口,实际上也就是淡水、秋长和西区、澳头4个街道办的人口比较适合这条联络线出行。这4个街道办有多人?60万?9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坐这条线?正常来说,只是住在地铁沿线有出行需求的人才会坐吧?
结论
所以目前来看,深惠地铁14号线还只是个房地产打的一手好概念广告,便于抬升房价。离真正落地运营还将遥遥无期。至于惠州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中,从目前来说,更多的是一种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规划,不会就某一具体的民生与基建项目去大开方便之门。
惠州修一条不到5公里的市政大道,可以修七年,至今还是烂尾工程,更别说修地铁了。惠州领导人只擅长盖楼房,而深圳需要的是大量的可供规划使用的空地,而不是密密麻麻的楼盘。
仅仅从常住人口数来决定是否修地铁不是一个科学的判断,要综合考虑,如果地铁修好,仅大亚湾区就能住满人,整个地铁连结区的惠州人口何止三百万。只有先打开门,人才能进来,关着门人从哪儿来?
深圳至大亚湾城轨纳入规划,惠州有望添3条轨道交通对接深圳, 你怎么看?
首先,这个是好事,但真正的好事是开建了才算是好事,希望惠州市***多点效率和发展干劲,和深圳主动务实互动合作,把项目尽快上马落实,快马加鞭,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,路通财通,“交通大会战”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第一战!!!
搜索
有需求才有规划,只是规划到实现还要时间,这也是重大的交通基础建设,有利于两地密切人员,经济往来,带动沿线的发展。
从地理距离看,大亚湾和深圳比邻,是惠州离深圳最近的地方之一,同在大亚湾海岸范围内,不少的人住在大亚湾,工作在深圳,同时深圳发展空间在饱和后,一些产业会外移到大亚湾和惠州及其它地方,密切的经济联系,人员往返,对时间要求更高,这都对交通提出新需求,而轨道交通不受堵车等影响,是最方便最快速的,一旦建好,方便利民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ealthskincarebeauty.com/post/50353.html发布于 02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