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开通深圳8号线路游玩,深圳最新8号线游玩攻略


深圳地铁2号线和8号线的区别?
深圳地铁2号线是赤湾~新秀,而8号线实际上是2号线向东的延长线,是由新秀~盐田。这两条线换乘不用出站,也不用换车,实际就是变成了由赤湾~盐田。只不过在新秀站以西的各站点,行驶的叫2号线,过了新秀站以东的各站点行驶,就叫做8号线,其实车还是同一列车。这也是深圳地铁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。凡是实际乘坐个这条2、8连线的地铁都可以证实这个实际情况。
深圳地铁方面其实也宣传过,8号线和2号线是“贯通运营”的,在莲塘站无需换乘。因此,乘客坐着同一列车,即可从2号线路段进入8号线路段。而在莲塘站,8号线和2号线实际上共用一个站台。
只是,这有点不符合我们认知:贯通运营的线路,为什么还要分拆成两个线路号码呢?
根据个人的了解,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历史遗留:在之前的规划中,曾经有一条独立的8号线通往盐田区,但后来选择将2号线向东延伸至盐田,并且将莲塘站~盐田路站这段命名为8号线(莲塘站以西命名为2号线)。有不少市民曾建议将8号线也一并命名为2号线,但目前看来,这种命名并不会改变,有可能是出于历史遗留 保留号码等因素。
如果看到这里,读者还是一脸懵,那就只需要记住一句话:8号线事实上是2号线的东延段,只不过被命名为8号线了。因此,两条路线为何是“贯通运营”,也就容易理解了
深圳有可能发生8级地震吗?为什么?
对深圳影响最大的强震:1918年2月13日发生在汕头南澳的7.3级地震,当时深圳福田有掉瓦现象发生,地震烈度应该为6度。
对深圳影响较大的记录如下:1067年11月6日潮安发生的6.8级地震1600年9月29日汕头南澳发生的7级地震、1605年7月13日琼山发生的7.5级地震、1874年6月23日担杆岛发生的5.8级地震、1905年8月11日澳门发生的5.5级地震和1962年3月19日河源发生的6.1级地震。
距离现在最近的地震记录:2020年1月5日珠海市香洲区海域的3.5级地震(基本无震感)。
(震级3.0以下的未摘抄)
深圳所处板块信息:
深圳共有三大断裂带,断裂带有可能给深圳带来6.5级以下的中强地震,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。因此深圳一直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!
个人观点及建议
深圳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,不过地震这种事情只有震后才知道!
据市地震局专家介绍,虽然深圳地区近400年来无强震发生,但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。深圳共有三大断裂带,断裂带有可能给深圳带来6.5级以下的中强地震,因此深圳一直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!
深圳历史上虽然没有中强地震的记录,但曾多次遭受周边地区中强地震影响,而且近几年深圳也发生过数次3级以下的小地震,如2008年八九月份大鹏半岛发生最高震级2.6级的有感地震群、2010年11月份深圳湾附近发生2.8级的有感地震,均对深圳造成了较大影响。
看到这个问题的确吓一跳,深圳作为一个地理位置非常优越、地质条件又非常稳定的区域,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呢,估计题主这段时间以来,被世界上频繁发生的一些中轻度地震吓到了,出于对我国改革开放前沿深圳的担忧,提出了这样一个“开玩笑”的问题。
关于地震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,但是简单的说就是地球板块在地壳表层的缓慢运行所致,也就是说由构造产生地震,这种原因占据了地震发生原因的95%以上。而在板块的运动过程中,相邻的大板块就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挤压,从而使岩层的应力逐渐积聚,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,就会在板块边缘的薄弱地带进行极速地释放,引发地层的晃动,从而产生地震,这也就为什么在地球六大板块的交接地带,是地震、火山等剧烈地质运行频繁发生、而且强度很大的区域。
而在板块内部,一方面会在大板块的碰撞和挤压之下,将应力进行一定方向的传递延伸到内部。另一方面板块内部岩层物理性质也不均衡,在完全不同的岩层地带的相接处,会由地质运动形成扭压或者剪切作用,从而形成主断裂层和向两侧扩散的副断层或者碎裂岩。由于上面两个原因,形成了板块内部错综复杂的断裂带。断裂带内发生的地震,相较于板块边缘大地震带区域形成的地震,一般频次较高,但强度要弱。
再来看一下深圳所处的位置。从大的板块来看,深圳距离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交处有一段距离,在东南沿海处于地震活跃的区域为我国的台湾省。从我国主要断裂带的分布看,广东省内的断裂带分布相对密集,主要有5条地震断裂带,分别为泉汕断裂带、河源邵武断裂带、莲花山断裂带、吴川四会断裂带和广州-阳江断裂带。以这5条较大断裂带,又向外分散着众多小型的支断裂,形成了类似“棋盘”纵横交错的状态。
而深圳所处的区位,其断裂主要是几条支断裂,即:西部的珠江口断裂、北部东莞市的紫金-博罗断裂、东部的五华-深圳断裂等。虽然这些断裂的存在,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区域存在地质活动,但通过400多年的监测历史看,深圳地区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,其周边地区发生的地震,次数也不多,强度一般也不会超过6.5级,表明该区域的地质活动不怎么活跃,更不会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ealthskincarebeauty.com/post/12477.html发布于 2024-04-24